湖北日报讯(记者严芳婷、杨文漪)4月25日,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。会上介绍,近年来,武汉市在深化水、陆、空及网约车、高速公路管理等交通场景数字化应用方面成效显著,通过39条绿波带路段优化,热门景区及重点商圈交通拥堵态势分析、分级管控诱导等手段,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。同时,依托数字化停车管理,实现泊位扩增、预约停车引导及统筹监测调度,显著改善“停车难”问题。此外,在经开、东湖高新(600133)等区域试点全息路口、仿真路口,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。通过行停结合,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难题。
截至目前,武汉市机动车驾驶员超550万人,机动车保有量达486万辆,交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。武汉公安交管部门紧盯“安全、有序、畅通、便民”目标,持续深化智慧交通建设,依托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推动交通管理向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方向迈进。深化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积极探索公安交管“数字化转型”,搭建数据中台作为公安交管大数据基座。已基本实现全市交管数据的结构化与规范化,形成涵盖7大类、1000余项指标的数据标准和目录,为多源交通数据的共建、共享、共用提供坚实支撑。
智慧出行方面,武汉交管与高德、百度等导航服务商合作,搭建交通态势监管模型,在景区车流量大时对过路车辆采取绕行诱导,对进景区车辆强制诱导指定出行线路;预约停车引导。在黄鹤楼等景区试行了停车预约模式,对未进行停车预约的车辆发短信告知周边停车场饱和情况,提前进行车辆分流,避免了违停和车辆进停车场排队等候造成的交通堵塞;实现全息路口的智能化信号配时。在城区部分道路开展全息路口建设试点,信号机根据路口设备实时采集的车道级全息精确数据,精准控制信号灯的相位、相序和时长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大幅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。
按照“文明交通畅行武汉”行动部署,与市交运局、市城管局开展数据碰撞,进一步强化路面出租车、网约车、渣土车等交通违法管理,每半个月通过联席座谈通报一次相关数据。依托公安部交管局和支队自建平台,自动预警路面交通违法行为,累计查获假套牌车辆8000余辆、涉毒驾车辆700余辆。
全面收集市民群众对交管工作的意见建议,搭建“民意云”平台,将市民热线、随手拍、122报警、官方网站、交管12123热线、信访投诉等8类渠道民意全量接入,民意内容细化分析、处理过程闭环管理,今年以来就已收集市民建议近17万条。尤其是近年依托新媒体主动拓展民意渠道,于2022年推出交通违法随手拍系统股市配资官方网站首页,市民可以通过武汉交警微信举报9类交通违法行为,并及时得到相关反馈,据统计。该渠道诉求现已占全市民意的30%以上。
网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